⋓ 知不知,尚矣;不知知,病也。圣人不病,以其病病。夫唯病病,是以不病。
⋓ 我有三宝,持而保之:一曰慈,二曰俭,三曰不敢为天下先。
⋓ 慈故能勇;俭故能广;不敢为天下先,故能成器长。今舍慈且勇;舍俭且广;舍後且先;死矣!夫慈以战则胜,以守则固。天将救之,以慈卫之。
⋓ 甚爱必大费;多藏必厚亡。故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
⋓ 天长地久。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;外其身而身存。非以其无私邪?故能成其私。
⋓ 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。
⋓ 塞其兑,闭其门,终生不勤。
⋓ 天长、地久,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
⋓ 道生之,德畜之,物形之,势成之。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。
⋓ 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惧之?若使民常畏死,而为奇者,吾得执而杀之,孰敢?
⋓ 圣人之道,为而不争。
⋓ 物壮则老。
⋓ 祸莫大于不知足,咎莫大于欲得。故知足之足,常足矣。
⋓ 知其雄,守其雌,为天下溪;知其白,守其黑,为天下式,知其荣,守其辱,为天下谷。
⋓ 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。损之又损,以至於无为。
⋓ 天下莫柔弱于水,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,以其无以易之也。弱之胜强,柔之胜刚,天下莫不知,莫能行。
⋓ 将欲歙之,必故张之;将欲弱之,必故强之;将欲废之,必故兴之;将欲取之,必故与之。是谓微明。
⋓ 俗人昭昭,我独昏昏。俗人察察,我独闷闷。
⋓ 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知足者富。强行者有志。不失其所者久。死而不亡者寿。以其终不自为大,故能成其大。
⋓ 古之善为道者,非以明民,将以愚之。民之难治,以其智多。故以智治国,国之贼;不以智治国,国之福。
⋓ 天道无亲,常与善人。
⋓ 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。揣而锐之,不可常保。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。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。
⋓ 不自见,故明;不自是,故彰;不自伐,故有功;不自矜,故长。夫惟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——出处:《道德经》第二十二章
⋓ 将欲翕之,必固张之。将欲弱之,必固强之。将欲废之,必固兴之。将欲夺之,必固与之。
⋓ 人之所恶,唯孤寡不谷,而王公以为称。
⋓ 图难于其易,为大于其细。
⋓ 太上,不知有之;其次,亲而誉之;其次,畏之;其次,侮之。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。
⋓ 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
⋓ 无,名天地之始。有,名万物之母。常无,欲以观其妙。常有,欲以观其徼。
⋓ 抗兵相加,哀者胜矣。
⋓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矣;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矣。——出处:《道德经》第二章
⋓ 失道而后德,失德而后仁,失仁而后义,失义而后礼。
⋓ 希言自然。故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
⋓ 师之所处,荆棘生焉。大军之后,必有凶年。
⋓ 大成若缺,其用不弊。大盈若冲,其用不穷。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。
⋓ 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。
⋓ 治大国,若烹小鲜。
-
zwm787.com小编精心推荐:
- 道德经中带句子 | 道德经中关于强弱句子 | 道德经中劝学的句子 | 道德经中含句子 | 道德经中劝人的句子 | 道德经中关于修身的句子
⋓ 为者败之,执者失之。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,无执故无失。
⋓ 天下之至柔,驰骋天下之至坚。无有入无间,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。
⋓ 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。
⋓ 不出户,知天下;不窥牖,见天道。其出弥远,其知弥少。是以圣人不行而知,不见而明,不为而成。
⋓ 轻则失根,躁则失君。
⋓ 弱之胜强,柔之胜刚,天下莫不知,莫能行。
⋓ 甚爱必大费,多藏必厚亡。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
⋓ 善为士者不武,善战者不怒,善胜敌者不与,善用人者为之下。
⋓ 以正治国,以奇用兵,以无事取天下。
⋓ 重为轻根,静为躁君。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。——《道德经.第二十六章》
⋓ 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
⋓ 知其雄,守其雌,为天下溪;知其白,守其黑,为天下式,知其荣,守其辱,为天下谷。——出处:《道德经》第二十八章
⋓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。不自见,故明;不自是,故彰;不自伐,故有功;不自矜,故长。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
⋓ 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
⋓ 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;揣而锐之,不可长保。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;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。功遂身退,天之道也。
⋓ 无为而无不为。取天下常以无事,及其有事,不足以取天下。
⋓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;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。
⋓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。
-
想了解更多【道德经中的关于人的句子】网的资讯,请访问:道德经中的关于人的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