◲ 子曰:“君子求诸己,小人求诸人。”《论语》
◲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《弟子规》
◲ 孔子曰:“君子有九思:视思明,所思聪,色思温,貌思恭,言思忠,事思敬,疑思问,忿思难,见得思义。”《论语》
◲ 子在川上曰:“逝者如斯夫?不舍昼夜。”《论语》
◲ 居安思危,思则有备,有备无患。——《左传》
◲ 富贵不能*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谓大丈夫。
◲ 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。《史记》
◲ 经典的国学励志名言摘抄
◲ 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——《论语》
◲ 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——唐·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
◲ 疾风知劲草,岁寒见后凋。——《后汉书·王霸传》
◲ 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——《宋司马光训俭示康》
◲ 无,名天地之始。有,名万物之母。常无,欲以观其妙。常有,欲以观其徼。《道德经》
◲ 亦余心之所善兮,虽九死其犹未悔。《楚辞》
◲ 孔子曰:“君子有三戒;少之时,血气未定,戒之在色;及其壮也,血气方刚,戒之在斗。及其老,血气既衰,戒之在得。”
◲ 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。——五代·晏殊《蝶恋花》
◲ 益者三友,损者三友。友直,友谅,友多闻,益矣。友便辟,友善柔,友便佞,损矣。——《论语》
◲ 管中窥豹,时见一斑。——《晋书》
◲ 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——宋·朱熹《观书有感》
◲ 不知其人,则不为其友。《史记》
◲ 满招损,谦受益。——《尚书·大禹谟》
◲ 不迁怒,不贰过。——《论语》
◲ 国以民为本,民以食为天。——西晋陈寿三国志
◲ 子曰: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”《论语》
◲ 普天之下.莫非王土;率土之滨.莫非王臣。《诗经》
◲ 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。《后汉书》
◲ 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——《论语·述而》
◲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《弟子规》
◲ 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宋·苏轼《题西林壁》
◲ 子贡问曰:“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?”子曰:“其怨乎!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《论语》
◲ 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——孟子《公孙丑》
◲ 羲和之未扬,若华何光?何所冬暖?何所夏寒?《楚辞》
◲ 子曰:“巧言令色,鲜矣仁。”《论语》
◲ 言之无文,行而不远。——《左传》
◲ 致虚极,守静笃。万物并作,吾以观其复。《道德经》
◲ 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。《孟子》
◲ 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——《论语》
◲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《弟子规》
◲ 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。——唐·刘禹锡《陋室铭》
◲ 巧言令色,鲜矣仁。——《论语》
◲ 疑行无成,疑事无功。《商君书》
◲ 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——《论语》
◲ 邻国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。民至老死,不相往来。《道德经》
◲ 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。《礼记》
◲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。——《史记陈涉世家》
◲ 从善如登,从恶如崩。——《国语>
◲ 子曰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;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《论语》
-
作文迷(zwm787.com)小编精心推荐:
- 国学文化经典句子 | 国学高深语录摘抄 | 国学古诗摘抄 | 心悟国学语录短句摘抄 | 国学文化语录素材摘抄 | 国学文化语录素材摘抄
◲ 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《礼记》
◲ 子曰:“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”《论语》
◲ 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。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——《论语》
◲ 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——《论语卫灵公》
◲ 山不厌高,海不厌深;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。——曹操短歌行
◲ 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。《楚辞》
◲ 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——《大学》
◲ 兴酣落笔摇五岳,诗成笑傲凌沧海。——唐·李白《江上吟》
◲ 知我者,谓我心忧,不知我者,谓我何求。——《诗经王风黍离》
◲ 子曰:“君子不以言举人,不以人废言。”《论语》
◲ 子曰:“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
◲ 圣人自知不自见;自爱不自贵。《道德经》
◲ 居上位而不骄,在下位而不忧。《易经》
◲ 知我心者,谓我心忧。不知我者,谓我何求。《诗经》
◲ 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。——《战国策荆轲刺秦王》
◲ 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——《论语为政》
◲ 看似寻常最奇崛,成如容易却艰辛。——宋·王安石
◲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《弟子规》
◲ 子夏曰:“四海之内皆兄弟也。”
◲ 知彼知己,百战不殆。《孙子兵法》
◲ 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《论语》
◲ 心絓结而不解兮,思蹇产而不释。《楚辞》
-
想了解更多【国学文化语录素材摘抄】网的资讯,请访问:国学文化语录素材摘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