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 篇1
①科学记数法中a的要求和10的指数n的表示规律为关键,由于10的指数比原来的整数位数少1;按此规律,先数一下原数的整数位数,即可求出10的指数n。
②记数法要求是大于10的数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,实质上绝对值大于10的负数同样可用此法表示,只是前面多一个负号.
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 篇2
积的乘方
1、积的乘方是指底数是乘积形式的乘方。
2、积的乘方运算法则:积的乘方,等于把积中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,然后把所得的幂相乘。即(ab)n=anbn。
3、此法则也可以逆用,即:anbn=(ab)n。
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 篇3
幂的乘方
1、幂的乘方是指几个相同的幂相乘。(am)n表示n个am相乘。
2、幂的乘方运算法则:幂的乘方,底数不变,指数相乘。(am)n=amn。
3、此法则也可以逆用,即:amn=(am)n=(an)m。
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 篇4
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
1、定义:形如y=ax2+bx+c(a≠0,a、b、c是常数)的函数叫二次函数。
2、二次函数的分类:①y=ax2:顶点坐标:原点;对称轴:y轴;
②y=ax2+c:顶点坐标:(0、c);对称轴:y轴;
③y=a(x-h)2:顶点坐标:(h、0);对称轴:直线x=h;
④y=a(x-h)2+k:顶点坐标:(h、k);对称轴:直线x=h;
⑤y=ax2+bx+c:顶点坐标:(-b/2a,4ac-b2/4a);对称轴:直线x=-b/2a
3、a、b、c符号的判定:a:开口方向向上→a>0;开口方向向下→a<0。
b:与a左同右异,对称轴在y轴左侧,a、b同号;对称轴在y轴右侧,a、b异号。
C:交与y轴正半轴,c>0;交与y轴负半轴,c<0
b2-4ac:与x轴交点的个数,△>0→两个交点,△<0→无交点,△=0→一个交点。
3、平移规律:“正左负右”“正上负下”。
前提:配方成y=a(x-h)2+k的形式。
4、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关系式:①顶点在原点选y=ax2;
②顶点在y轴选y=ax2+c;
③通过坐标原点选y=ax2+bx;
④知道顶点在x轴上选y=a(x-h)2;
⑤知道顶点坐标选y=a(x-h)2+k;
⑥知道三点的坐标选y=ax2+bx+c。
5、其他应用:求与x轴的交点→解一元二次方程;与y轴交点为(0、c)。
6、对称规律:
①两抛物线关于x轴对称:a、b、c都变为其相反数。
②两抛物线关于y轴对称:a、c不变,b变为其相反数。
7、实际问题:利润=销售额-总进价-其他费用,利润=(售价-进价)*销售量-其他费用。
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 篇5
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
1、定义:形如:ax2+bx+c=0(a≠0)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。
①是整式方程,②未知数的次数是二次,③只含有一个未知数,④二次项系数不为零。
2、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:按降幂排列,二次项系数通常为正,右端为零。
3、一元二次方程的根:代入使方程成立。
4、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:
①配方法:移项→二次项系数化为一→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→配方→开方→写出方程的解。
②公式法:x=(-b±√b2-4ac)/2a;
③因式分解法:右端为零,左端分解为两个因式的乘积。
5、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①当△>0时,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;
②当△=0时,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,③当△<0时,方程没有实数根。
注意:应用的前提条件是:a≠0;
6、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:x1+x2=-b/a,x1*x2=c/a;
注意:应用的前提条件是:a≠0,△≥0;
7、列方程解应用题:审题设元→列代数式、列方程→整理成一般形式→解方程→检验作答。
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 篇6
1.科学记数法: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×10n的形式,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,n是正整数,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。(科学记数法形式:a×10n,其中1≤a<10,n为正整数)
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 篇7
整式的乘法
(一)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
1、单项式乘法法则: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,把它们的系数、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,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,作为积的因式。
2、系数相乘时,注意符号。
3、相同字母的幂相乘时,底数不变,指数相加。
4、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中含有的字母,连同它的指数一起写在积里,作为积的因式。
5、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结果仍是单项式。
6、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对于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单项式相乘同样适用。
(二)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
1、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: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,就是根据分配率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中的每一项,再把所得的积相加。即:m(a+b+c)=ma+mb+mc。
2、运算时注意积的符号,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。
3、积是一个多项式,其项数与多项式的项数相同。
4、混合运算中,注意运算顺序,结果有同类项时要合并同类项,从而得到最简结果。
(三)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
1、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: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,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,再把所得的积相加。即:(m+n)(a+b)=ma+mb+na+nb。
2、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,必须做到不重不漏。相乘时,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,即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。在未合并同类项之前,积的项数等于两个多项式项数的积。
3、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含它前面的符号,确定积中每一项的符号时应用“同号得正,异号得负”。
4、运算结果中有同类项的要合并同类项。
5、对于含有同一个字母的一次项系数是1的两个一次二项式相乘时,可以运用下面的公式简化运算:(x+a)(x+b)=x2+(a+b)x+ab。
-
更多精彩的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,欢迎继续浏览: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